健康園地
又失眠了,該怎么辦?——市精衛中心開展“線上健康大講堂”公益講座活動
分類:醫院動態
分類:健康大講堂
作者:
來源: 市精衛中心 宣傳科
發布時間:2019-05-22 12:02
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人們面臨的工作和生活壓力越來越大,睡眠不足或失眠已經成為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隱形殺手”,如何保證健康睡眠也成為人們普遍關注的熱點話題。市精衛中心與中國郵政康平鎮北郵政儲蓄所聯合開展“線上健康大講堂”公益講座活動,本次講座醫院選派中西醫結合一科陳世琢醫生圍繞失眠這一話題為居民朋友們進行講解。
陳醫生告訴大家失眠是指睡眠時間不足或睡眠質量降低,在普通人群中非常多見。最常見的癥狀為入睡困難(上床后至少半小時以上仍未入睡)、早醒(指凌晨3~4點鐘便醒來,且再入睡困難)、或眠淺多夢。
一、失眠的原因有哪些?
包括環境改變、生理疾病、情緒變化和飲食、藥物等多方面。如飲酒、喝咖啡、濃茶、吸煙、噪聲等都會導致失眠。
二、應該睡多長時間呢?
睡眠如同吃飯、飲水一樣,是人的基本生理和心理需要,如果偶爾有1-2天失眠,一般不需要治療,因為它會在第2~3天的睡眠中自動補償,以彌補過去的睡眠缺乏。一般來說,隨著年齡的遞增,成人的睡眠時間逐步減少,青年人一般為每晝夜7~8小時,中年人為6~7小時,老年人為4~6小時,倘若在這個時間范圍,一般不考慮失眠,當然,也有例外,個別人可能需要更多的睡眠時間。
陳醫生提醒大家有二種情況需注意鑒別,即青年人“晚上不要睡,早晨起不來”和老年人“晚上很早睡,凌晨便醒來”,這些不屬于失眠,因為總的睡眠時間并未減少,而是睡眠習慣和睡眠周期的改變,即青年人睡眠周期推延,老年人睡眠周期提前。因此不提倡用安眠藥治療,而是調整睡眠習慣和生活方式即可。
三、需明確失眠的原因,然后再治療失眠。
失眠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發生的早期癥狀,如抑郁癥、焦慮癥、精神分裂癥等,對這些患者而言,應該積極地治療原發疾病和處理失眠,避免疾病復發。常用的治療失眠藥物有許多,但需在醫生指導下服用,不可隨意服用,因為絕大多數鎮靜安眠藥長期使用后會有成癮或依賴性,一旦停用往往出現戒斷綜合征,失眠反而會加重。
講座結束后,居民朋友們對陳醫生耐心細致講解給予了一致好評,大家紛紛表示希望以后多參與此類活動,讓自己了解跟多的健康知識。
市精衛中心將繼續以此為契機,緊緊圍繞“醫院管理年、學科建設年、營商優化年”工作目標,切實從百姓出發,把健康知識送到沈城市民身邊。
講座,睡眠,失眠,醫生,時間,治療,疾病,健康,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