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園地
秋季運動小常識
分類:疾病識別
作者:
來源:
發布時間:2019-09-12 14:16
訪問量:
1、選擇好時間。首先,時間安排上有很大不同,各個年齡段的人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來選擇活動的時間段。年輕人由于身體對天氣的適應能力較強,體質較好,體力恢復快,秋季健身的時間可以安排在早晨和下午;中年人適應能力稍差,可以在下班后,18點~20點身心比較放松的時間段進行鍛煉;老年人健身的時間一般應選在14點~16點,他們身體較差,選擇溫度最高,有陽光的時間進行健身,避免身體損害。
2、運動穿衣講層次。許多人認為,人一旦運動起來,就不會感到寒冷,只穿單薄的T恤運動。其實,人體在戶外鍛煉中產生較多熱量的時候僅是中段,運動前后非常容易受到外界溫度的影響。戶外運動時,要等身體發熱后再脫下外套,而且運動完要及時披上,如果穿著汗濕的衣服在秋風中逗留,十分容易著涼感冒。
3、防止拉傷。任何一種運動,準備活動都是必須的,因為人的肌肉和韌帶在秋季氣溫較低的情況下會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縮、黏滯性增加,關節的活動幅度減小,韌帶的伸展度降低,神經系統對肌肉的指揮能力在沒有準備活動的情況下也會下降,鍛煉前若不充分做好準備運動,會引起關節韌帶拉傷、肌肉拉傷等。
4、鍛煉后防秋燥。運動后還要多喝開水,多吃甘蔗、梨、蘋果、芝麻、新鮮蔬菜等柔潤食物,以保持上呼吸道黏膜的正常分泌,防止咽喉腫痛。如運動時出汗過多,可在開水中加少量鹽,以維持體內電解質平衡,防止肌肉痙攣,補充時以少量多次緩飲為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