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網站
www.obitron.net
大量的研究發現,抑郁癥有明顯的性別差異,女性發生抑郁障礙的概率是男性的兩倍,女性抑郁的臨床表現也與男性不同,女性患者往往伴有焦慮,煩躁,激動等癥狀,還可表現為非典型的抑郁障礙,如:失眠,體重增加,食欲亢進等。
為什么女性的抑郁發病較男性高呢?目前比較公認的危險因素包括生物學因素和社會心理因素:
1.生物學理論認為,男女在激素水平方面存在著差異,女性在月經期,懷孕期間以及生產前后,更年期都有激素的頻繁變化,已經發現心境障礙中雌激素和孕激素影響神經遞質的傳導,神經內分泌和晝夜節律,激素在女性高抑郁風險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2.社會心理學方面,社會文化對于兩性的要求不同,女性更容易被培養成溫柔順從,競爭意識較弱的個體,社會更容易把女性當成弱勢群體對待,女性抑郁癥的誘發因素多與家庭生活變化有關,單親媽媽患抑郁癥的風險遠比單親爸爸要高,職業女性要兼顧職業人,母親,妻子等多種角色,此外,女性更傾向于關注自己的情感,更喜歡向他人傾訴自己的不幸,也更容易思考自己的不幸。
女性抑郁不僅影響患者本人,也對家庭尤其是對孩子造成不良的影響,因此,我們更要格外重視女性的抑郁問題
那么女性抑郁具體的表現有哪些呢?
1.經前期綜合癥,是育齡期婦女在月經前出現一系列的精神及軀體癥狀,隨著月經來潮而消失的一種疾病,主要表現在經前7~14天出現煩躁易怒,精神緊張過敏,水腫,腹瀉,乳房腫痛等一系列癥狀,還可出現頭痛,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疲乏無力,感覺異常等,嚴重可達到抑郁的標準,來潮前2~3天最為嚴重,月經開始后3~4天完全消失。
2.孕產期抑郁:包括妊娠期抑郁和產后抑郁:
妊娠期抑郁一般在懷孕的前3個月及后3個月比較明顯,前3個月主要表現為厭食和睡眠習慣的改變,后3個月表現為睡眠障礙及食欲下降,對于胎兒的健康及分娩過程過分的擔憂,妊娠期高達70%的女性可以出現抑郁的癥狀。
產后抑郁癥:產婦的發病率高達15~30%,由于產后催乳素水平迅速增加,產婦社會角色的變化,變得無所適從,是發病的主要因素,表現為情緒低落,焦慮,對丈夫敵意,失眠,易怒,對孩子忽略,冷漠等,因此,提醒有新媽媽的家庭,家人不要一味的沉浸在寶寶出生的幸福和喜悅中,而忽略了新媽媽的情緒變化,防止產后抑郁癥的發生。
3.更年期抑郁:更年期婦女由于卵巢功能減退,激素水平下降,加之對于身體變化的心里不適應,易產生一系列心理生理癥狀,表現為:抑郁,焦慮偏激,易怒,消極,猜疑,對身體過分擔心,疑病,恐癌等,還可出現忽冷忽熱,潮熱出汗,胸悶氣短,心慌,尿急尿頻等,可因此反復到綜合醫院就診。作為更年期抑郁癥的家人要理解患者的痛苦,給予足夠的關心。
那么,預防女性抑郁癥的方法有哪些?
1.首先要自我接納,接受自己已經患抑郁癥的事實,接受人不可能時時刻刻生活在陽光下,抑郁癥患者越是掩飾,疾病就會被壓得更深,彈簧就越緊,接受抑郁,是走向快樂的開始。適當疏泄自己的情緒,把煩惱表達出來,比如寫日記、寫博客,向親人朋友求助,傾訴自己的煩惱。
2.建立信心,學會放松:相信抑郁癥是可以治愈的,與抑郁的抗爭只是一個過程,最終我們會戰勝疾病,抑郁有時也會給我們帶來好處,提示我們該歇歇了,放慢腳步,放緩心態,讓心靈做一個深呼吸,保證充足的睡眠,規律的生
3.正面思考,學會微笑:學會使用積極的思維方式,以樂觀的心態看待自己,看待生活,試著讓自己微笑,哪怕是強迫自己笑的,對健康也是有好處的,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讓自己行動起來。還可以聽一些舒緩的具有療愈作用的音樂,如:“命運”“藍色多瑙河”“彩云追月”等。
4.吃出快樂,運動療法:飲食方面多吃高蛋白食物,如魚類,蛋類,牛奶,堅果等,富含ω-3的橄欖油,魚油等,富含維生素的豆類,新鮮的蔬菜和水果,禁忌酒精和咖啡等活性物質。實踐證明,運動是一項自我療愈的重要手段,運動可以產生內啡肽,也稱“快樂激素”,能提高免疫功能,緩解疼痛,提高情緒,產生積極的心理感受,從而緩解抑郁癥狀。
以上,是我對女性抑郁癥的簡單介紹,希望我們的家庭和社會能積極的關注女性的心理健康,廣大的女性朋友們也要學會關愛自己,擁抱陽光,遠離抑郁!讓女人向花兒一樣綻放!
閆鳳娟:沈陽市精神衛生中心抑郁癥治療中心女病區主任、主任醫師 、國家級心理治療師。
從事精神心理臨床工作二十余年,沈陽市突發事件衛生應急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發表國家級論文10余篇,曾在北大六院進修學習,承擔中國醫科大學,沈陽醫學院等臨床教學工作,擅長抑郁障礙,雙相情感障礙,神經癥,精神分裂癥等精神疾病的診斷與治療,多次參加認知性心理治療,家庭治療等心理療法系統培訓,開展對抑郁癥,神經癥,青少年及亞健康人群的心理咨詢。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
醫院簡介 | 康復樂園 | 家庭護理 | 院長信箱 | 醫院地圖
Copyright ? 2015-2018 Shenyang Mental Health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健康熱線:(024)23813000 辦事熱線:(024)31217767 投訴電話:(024) 31217565 (024) 31217537
地址:沈陽市渾南新區金帆中路12號
版權所有:沈陽市精神衛生中心 遼ICP備05007970號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 沈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