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網站
www.obitron.net
【概要描述】小雪是一位十五六歲的高中生,在同學的眼中特別內向害羞,不敢當著老師同學的面發言,如果遇到同學必須輪流上臺發言,躲不開,她寧愿裝病逃學,不敢看同學,害怕和同學目光對視,眼神躲閃,甚至不斷低頭盯住腳尖,尢其害怕與男同學講話,常面紅耳赤,語無倫次,自感心怦怦跳、口干舌燥、全身發抖,為此痛苦不堪,無奈之下只能選擇暫時休學。???小雪僅僅是害羞嗎?實際上是患上了一種心理障礙即社交焦慮障礙,又名社交恐懼癥或見
【概要描述】小雪是一位十五六歲的高中生,在同學的眼中特別內向害羞,不敢當著老師同學的面發言,如果遇到同學必須輪流上臺發言,躲不開,她寧愿裝病逃學,不敢看同學,害怕和同學目光對視,眼神躲閃,甚至不斷低頭盯住腳尖,尢其害怕與男同學講話,常面紅耳赤,語無倫次,自感心怦怦跳、口干舌燥、全身發抖,為此痛苦不堪,無奈之下只能選擇暫時休學。???小雪僅僅是害羞嗎?實際上是患上了一種心理障礙即社交焦慮障礙,又名社交恐懼癥或見
小雪是一位十五六歲的高中生,在同學的眼中特別內向害羞,不敢當著老師同學的面發言,如果遇到同學必須輪流上臺發言,躲不開,她寧愿裝病逃學,不敢看同學,害怕和同學目光對視,眼神躲閃,甚至不斷低頭盯住腳尖,尢其害怕與男同學講話,常面紅耳赤,語無倫次,自感心怦怦跳、口干舌燥、全身發抖,為此痛苦不堪,無奈之下只能選擇暫時休學。
小雪僅僅是害羞嗎?實際上是患上了一種心理障礙即社交焦慮障礙,又名社交恐懼癥或見人恐懼癥,是最常見的焦慮障礙亞型之一。社交恐懼癥是一種對任何社交或公開場合感到強烈恐懼或憂慮的心理疾病,害怕對象主要為社交場合,如害怕在公共場合進食或說話、聚會、開會,或怕自己做出一些難堪的行為,害怕人際接觸,與他人目光對視等而盡力回避。
是什么因素導致了她的過分“害羞”
目前認為與社交恐怖癥相關的因素主要包括生理、心理及社會環境因素等。多數患者具有不良的人格基礎,如自卑、內向、膽小、追求完美、自我中心,自尊心較強,害怕被拒絕,或者對外貌缺乏信心等。此外,與家庭社會環境因素密切相關,父母不良的教養方式,過度保護或限制,父母過于嚴厲,不斷指責,孩子從小性格受到壓抑;父母的過度保護,孩子社交能力差,自我評價低,以及本身所處的社會環境較為惡劣,與人交往時受到的挫折居多。另外具有一定的生物學因素,有遺傳傾向,研究發現與體內一種叫“5-羥色胺”的化學物質失調有關。還有一些負性的應激性生活事件或創傷事件,作為促發因素作用于上述易感人群,導致社交恐懼的發生。
正確認識“害羞”
生活中由于人們對社交恐懼癥缺乏足夠的認識,一些患者被輕描淡寫地認為僅僅是“膽小、內向”而未受重視,那么該如何正確判斷社交恐懼呢?一般人對參加聚會或其他會暴露在公共場合的事情都會感到輕微緊張,但這并不會影響到他們出席。真正的社交恐懼癥患者會有無法承受的緊張、恐懼,對任何社交或公開場合感到強烈恐懼或憂慮,且這種恐懼的程度與實際危險不相稱,是過分的、不合理或不必要,但無法控制;輕者表現為與人接觸交往時靦腆、害羞、緊張、不自然,不能充分發揮應有的交際能力;嚴重者表現為操作性社交恐懼,核心癥狀圍繞著害怕在小團體中被人審視,害怕做出令人尷尬的行為,一旦發現被人注意就不知然,不敢抬頭,不敢與人對視,甚至覺得無地自容,不敢在公共場合演講,聚會時不敢坐在前面故意回避社交,極端情形下導致社會隔離。常伴有口干、出汗、心慌、手抖、惡心、尿急等植物神經癥狀。認知方面則與人相遇時特別注意自己的表情和行為,對自己的社交表現評價過低,有的發生認知曲解,如社交中感到自己是被人討厭的、不接受的、笨拙的等。
如何克服社交恐懼
可采取藥物治療聯合心理治療的原則。藥物治療可以有效地控制或緩解焦慮、恐懼癥狀,要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應用。心理治療能夠改善患者特征性的負性思維等不良認知模式以及條件反射式的恐懼情緒及回避行為,如過高估計了他人對自己的挑剔、過分地關注他人的看法、低估自己的交往能力,以及害怕出現焦慮反應等。目前常用的心理治療方法是認知行為治療,包括社交技巧訓練、逐步暴露、放松訓練、認知轉變等,對患者的長期預后較好。在日常生活中,要樹立自信,消除自卑,給予積極的語言暗示,雙目對視訓練,當眾演講和語言訓練,學會悅納有缺陷的不完美的自己,培養廣泛的興趣愛好,保持樂觀的心態,增強心理防御能力。
社交恐懼癥在美國的患病人數僅次于抑郁癥、酗酒而名列第三,我國目前患病人數也在激增,而且病情嚴重者嚴重妨礙了患者的工作學習和生活,因此提高對該病的認識和治療顯得尤為重要,只要早發現,及時干預和系統治療,預后比較好。
四病房王美娟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
醫院簡介 | 康復樂園 | 家庭護理 | 院長信箱 | 醫院地圖
Copyright ? 2015-2018 Shenyang Mental Health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健康熱線:(024)23813000 辦事熱線:(024)31217767 投訴電話:(024) 31217565 (024) 31217537
地址:沈陽市渾南新區金帆中路12號
版權所有:沈陽市精神衛生中心 遼ICP備05007970號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 沈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