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網站
www.obitron.net
春節將至,闔家歡樂,人們都希望與家人團聚,享受幾天放松的時光,同時,由于長假期間生活不規律,面對各種有形和無形的壓力等可能引發身心問題和適應不良,甚至出現焦慮和抑郁,即所謂“春節心理綜合征”。因此,我們要學會積極的做好自我調適,真正的給自己的精神和心情放個假。
春節心理綜合征有哪些常見表現呢?
1.過年期間瑣事多多,人們為了迎接春節,經常會集中時間打掃衛生,加上春節期間走親訪友,招待賓朋,弄得自己身心俱疲,同時,過節期間消費的支出也明顯增多,孝敬長輩需要給錢,見到孩子要給“紅包”,拜訪親友也要買些禮物,造成了一定的經濟壓力。另外,過年期間親友們相聚,難免會聊到經濟收入,學習成績,催婚,催生等敏感話題,無形中造成了心理壓力,大家庭聚會,很容易產生婆媳、姑嫂、兄弟姐妹之間的矛盾,以上種種壓力都容易使人產生焦慮等負面情緒。
2.節日心理失調:人們平時忙忙碌碌,適應了緊張的工作和學習,交感神經處于興奮狀態,春節長假,突然放松下來,而心理行為和生理狀態的慣性作用,使人們不能馬上適應,仍然處于緊張的探索和思考狀態,就會出現失眠,煩躁不安,失落,焦慮,抑郁等情緒反應,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節日心理失調癥”。
3.生活不規律造成的身心問題。好不容易迎來了春節長假,有的人熬夜聚會,打牌、追劇,睡眠不足導致身體免疫力低下,容易患感冒等疾病。患有高血壓等基礎疾病的患者,心腦血管意外發生的機率也會增加。節日期間各種聚會,吃喝成了主題,享受美味的同時難免暴飲暴食,每逢佳節胖三斤,節后還要節食減肥,過量飲酒,傷害身體,還可能造成酒精依賴、戒斷綜合征、精神病性癥狀等一系列酒精所致的精神障礙。
4.旅途性精神病:春節期間,很多人去外地走親訪友,有的還決定到外地旅游過春節,需要長時間的乘坐飛機,火車,輪船等交通工具,有的人由于不注意自我保護,過度疲勞,環境惡劣等因素可能會出現失眠,胸悶,精神緊張,甚至產生嚴重的精神障礙,患者會因為失去自控而出現跳車、跳船等意外,心理學上稱之為“旅途性精神病”。
5.節后綜合征:經過幾天的長假,人們的生活變得懶散,沒有規律,尤其是睡眠的不規律,開始覺得倦怠,提不起精神,上班后工作效率低,甚至出現惡心、眩暈、胃腸不適,厭食等軀體反應及情緒焦慮,抑郁等神經衰弱癥狀,稱為“節后綜合征”。
面對以上問題,該怎樣進行心理調適呢?
1、盡量以平常的心態對待節日,根據自己的財力和能力過春節,不要過分透支自己的經濟和體力,不要過分攀比,送禮和壓歲錢不要過于隆重,注重以溝通感情為主,面對長輩親友的催婚催生,詢問成績等“關心”,要保持開放和包容的心態。過年是舉家團聚,放松歡樂的日子,不要成為心理負擔。
2、充分放松休息,使自己的身體和心情得到放松,可以聽聽舒緩的音樂,看一部自己喜歡的電影,讀一本自己喜歡的書,做一做頭部按摩,也可以找親友們傾訴和交流,把過去一年的煩惱丟進“垃圾桶”,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新一年的生活。
3、規律的生活,盡管放假,也不要過度放縱自己,保持充足的睡眠,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不要暴飲暴食,飲食要葷素搭配,不要過度飲酒,小酌怡情,豪飲傷身,身體健康最重要,可以適當做做戶外運動,增強體質。
4、出行要注意安全,避免單獨出行,遠離嘈雜緊張的環境,多余親友們溝通,使緊張和不良的情緒得到宣泄,同時也要做好個人防護,注意疫情防控。
5、假期結束前兩天,要積極調整自己的作息時間和生活內容,對放假后的生活,工作和學習做好規劃,盡快將自己的心理調整到工作狀態上,避免上班后不適應,心情緊張時可以做做放松訓練,呼吸調整,如果出現嚴重的情緒問題和適應不良,可以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
以上,介紹了一些春節期間常見的心理問題和心理調適的建議,祝大家過一個健康,快樂,祥和的春節!
專家簡介:
閆鳳娟:沈陽市精神衛生中心抑郁癥治療中心女病區主任、主任醫師 、國家級心理治療師。
從事精神心理臨床工作二十余年,沈陽市突發事件衛生應急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發表國家級論文10余篇,曾在北大六院進修學習,承擔中國醫科大學,沈陽醫學院等臨床教學工作,擅長抑郁障礙,雙相情感障礙,神經癥,精神分裂癥等精神疾病的診斷與治療,多次參加認知性心理治療,家庭治療等心理療法系統培訓,開展對抑郁癥,神經癥,青少年及亞健康人群的心理咨詢。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
醫院簡介 | 康復樂園 | 家庭護理 | 院長信箱 | 醫院地圖
Copyright ? 2015-2018 Shenyang Mental Health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健康熱線:(024)23813000 辦事熱線:(024)31217767 投訴電話:(024) 31217565 (024) 31217537
地址:沈陽市渾南新區金帆中路12號
版權所有:沈陽市精神衛生中心 遼ICP備05007970號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 沈陽